提高新栽蘋果樹成活率的關鍵措施
(1)充足供應水分。1)栽前處理。*,選擇土層深厚、交通便利的平地建園,*好有灌水條件。*,根據當地灌溉條件,合理調整定植水水量,有灌溉條件的地塊以大水漫灌為宜,無灌溉條件的地塊一般每株澆定植水不少于50千克。栽植后至夏收前,根據墑情適時補水。第三,合理間作套種。合理間作不但能提高幼園土地利用率,保證前期收入,還可以培養地力,達到以短養長促長的目的。對已有小麥間作物的果園*進行擴盤,寬度1~1.2米。果園株間、行間,*選擇不與蘋果樹競爭肥水的作物,如豆類、塊莖類低稈作物、瓜類以及蔬菜類等經濟作物,且營養帶在1~1.2米。第四,苗木栽前處理能有效促進苗木根系生長發育,提高幼樹水肥吸收利用率,具體措施如下:(1)對苗木受損根系適當修剪,促發新根;(2)遠距離運輸和假植等方式會造成苗木輕度失水,應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6~10小時左右;(3)用生根粉3號50~100毫克/千克溶液浸根;(4)泥漿浸根:用磷肥泥漿(1.5千克過磷酸鈣,加水50千克,加細黃土10千克充分攪拌)浸根30分鐘。
2)栽后保水。蘋果幼樹栽后保水分為地面保水和地下保水。*,地面保水。待定植水下滲后,用寬70或100厘米的地膜覆蓋樹行間。有關研究表明,覆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.9%~7.73%,并且在春季可提高地溫2.03~5.83℃,促進根系生長,提早發芽,可提高成活率27%~35%。*,苗干保水。(1)樹體覆膜。栽后苗干套塑料膜袋作為新建果園樹體保水的新興技術,能*提高幼樹成活率,增加生長量,為苗木發芽創造*適環境,減緩前期干旱、大風氣候對蘋果苗干生長的影響。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將農膜人工或機械加工成寬5厘米、長于苗高或定干高度的袋子,一端封口。苗木栽植后沿一端開口套下,芽萌發后再去除膜套。在2017年新建蘋果園中,由于苗木出現失水現象,我們對145畝新栽蘋果園采用此技術。3月10日栽樹,3月26日部分幼苗已開始萌發,相較于未套袋苗木提前7天發芽;成活率達到98%,比未套膜袋提高25%。8月初統計數據顯示,套袋苗木平均新梢生長量達到69厘米,比對照增加30厘米。(2)纏地膜。若無條件進行樹干套袋,可用地膜條包纏苗干,發芽時及時破除地膜。(3)油漆涂干。定植后對苗干涂抹油漆或動物油,可防止水分散失及病蟲害侵染。
(2)栽植*苗木。選擇合格苗木。不用速生苗,選擇*苗。要求苗木側根數達到15條以上,側根基部粗度0.25厘米左右,長度20厘米以上,分布均勻,根系發達。苗高100~150厘米為宜。要求苗木整形帶內有6個以上飽滿芽,苗干粗度(嫁接品種基部)1厘米以上,接口部位愈合良好,無干樁(干樁處易發生腐爛?。?,樹體無病蟲危害,無皺皮失水現象。
(3)重茬園改良。1)倒茬休耕。重茬園*休耕或輪作其他作物3年以上,每年至少深耕2次,可通過將原定植坑土壤撒于行間的方式進行暴曬,起到土壤改良、降低重茬障礙的作用。
2)客土改良。在新定植穴內,以60厘米×60厘米×60厘米作為標準,換用客土改良土壤。
3)土壤消毒。定植穴內土挖出后,經冬季風化再回填,回填時用*300倍液向回填土噴霧,噴灑后用地膜覆蓋土壤15天,可殺死線蟲及各類病菌。
4)苗木消毒。栽植前,用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或浸泡苗木10~20分鐘,然后用清水沖洗根部,可有效清除苗木病原物。
5)精細栽植。挖定植溝(穴)時撇開原位置,開深80厘米、長100厘米、寬100厘米的定植穴或深80厘米的定植溝,填秸稈2層,每穴施基肥15千克(混合1千克磷肥和0.5千克賽中28)。栽植在處理后的定植坑,能夠*提高蘋果苗木成活率,增加生長量。
北方果樹適生區一般氣候干旱、澆水不便,易造成果園缺水現象,因此對于新建園內的幼樹,一定要保證在栽植前后有足量的水分供應,并通過適當處理提高根系吸水保水能力。同時,注重建園幼樹質量,選擇*苗木進行栽植,并大力改良果園土壤,減緩重茬障礙,提高樹體水肥利用效率,保證新建蘋果園果樹的成活率。